中国医药科学网欢迎您   

 

 

 

 

 

 

 

 

 

 

 

 

刘强: 抗肿瘤治疗,让心脏毒性走开

 

本刊讯(记者费 菲)2016年11月18日,“第七届中国心力衰竭论坛(CHFS 2016)暨首届中国肿瘤心脏病学会议(CCOC2016)开幕式讲坛上,大连医科大学肿瘤干细胞研究院、大连医科大学副校长刘强详细解读了抗肿瘤肿瘤的心脏毒性。肿瘤治疗取得了显著成果,患者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均显著增加,但是抗肿瘤治疗带来的心脏并发症却一直存在。心血管并发症是抗肿瘤治疗最常见的副反应,对心脏结构和功能都会带来不良影响。尽管人们越来越重视抗癌治疗的心脏毒性,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2016 年 8 月,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提出了《2016 年欧洲抗癌药物心脏毒性管理指南》,该指南从抗肿瘤药物引起心脏毒性的病理生理到预防治疗的总结建议。抗肿瘤治疗引起的心血管并发症有心肌功能异常和心衰、冠脉疾病(CAD)、瓣膜疾病、心律失常、高血压、血栓形成疾病、外周疾病和卒中、肺动脉高压等。

免疫疗法中的PD-1/PD-L1抗体“家族”正当其时,但要留意心脏损伤。目前PD-1抗体Keytruda已获批应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但我们必须注意,PD-1联合疗法具有潜在致命心脏损伤。2016年10月12日《美国医学会-心血管杂志》(JAMA Cardiol)报道,早期乳腺癌老年女性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

当肿瘤与心血管疾病相遇,就成就了心脏肿瘤学。肿瘤心脏病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目前对于我国尚处于一个空白的领域。这一交叉学科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机遇与挑战,肿瘤和心血管两个学科的医师应致力于研究减少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的策略,消除认知差距,探索限制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的策略,严格进行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的监测,预防肿瘤治疗相关的心血管毒性,找到准确的预测性生物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