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我国20岁以上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糖尿病患病率分别达到10.6%和8.8%,总体患病率已达9.7%,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更是高达15.5%;据此推算:我国糖尿病患病总人数已高达9240万,糖尿病前期患者人数达1.48亿。而糖尿病由于其多发、慢性、难愈等特征,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有效治疗糖尿病,已经成为医学界和全社会极为关切的问题,卫生部陈竺部长指出,慢性病是“社会传染病”,要高度重视慢性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
糖尿病治疗新途径——手术治疗
文图/《中国医药科学》记者 林 玟
在8月23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和《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社举办的《2011天坛手术治疗糖尿病高峰论坛》新闻发布会上,本次论坛的联合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普通外科宋茂民教授,现场演示了《关于手术治疗糖尿病》的相关资料并作了说明,同时现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适应症和手术方式
宋茂民教授说,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人们往往对此关注不够,专业人员在健康指导、患者不按时服药等情况普遍存在。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
宋教授分析说,胰岛素是人体胰岛β
细胞分泌的降血糖激素,而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产生胰岛素抵抗,就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组织如肌肉、肝脏、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利用产生了生物学作用障碍。除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外,胰岛素抵抗也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环节。 随着医学的发展,一种有别于传统治疗糖尿病的新治疗模式——手术(GBP)治疗已经运用于临床,天坛医院已经进行了20多例该手术以及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宋教授说,只有具有手术适应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才能进行手术治疗。而具体手术方式,又会因不同的医院、医生、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胃转流术、胆胰分流术、腹腔镜胃转流术(又分为腹腔镜胆胰分流术和腹腔镜胃转流术)、腹腔镜迷你胃转流术、腹腔镜管状胃切除加回肠转位术、腹腔镜管状胃转流加回肠转位术。
减肥术中的意外发现
宋教授说,与胃肠道相关的减重手术分为:限制胃容积手术(如胃束带术、胃内水球)、减少胃容积手术(又名袖状胃切除手术)、其它手术(胃旁路手术)。
说到胃转流术治疗糖尿病,宋教授说来自于意外发现。20世纪50年代,减肥外科之父Edward Mason,最早观察到肥胖症患者实施减肥手术后胰岛素使用量明显减少,血糖水平明显改善。
宋教授对减重手术治疗T2DM的效果作了分析:1995年回顾性研究,Pories教授的胃旁路手术治疗病态肥胖症中,发现合并T2DM的病人术后体重明显减轻、血糖也迅速恢复正常,可以不需要使用降糖药物维持血糖的正常;2004年前瞻性研究,Ferchak的胃旁路术后,病人长期保持血糖正常,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率和病死率降低;2009年Arterburn的手术发现,不仅糖尿病治疗有效,高血压、血脂异常、尿酸水平得到改善。
减重手术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在2003年Schauer报告了国际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胃转流术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240例2型糖尿病,191例病人随访5年,83%的病人术后血糖恢复正常。
香港2007年对该手术的前瞻性研究表明,通过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LAGB)、腹腔镜胃袖套状切除术(LSG)或腹腔镜胃旁路手术(LGB)术后2年,一是病人平均体重下降率为LAGB34%、LSG51%、LGB 61%。二是与肥胖有关的病患,如代谢综合征、T2DM高血压,以及睡眠窒息症均有明显改善。
2009年,美国纽约Weill Cornell医学院胃肠外科主任Rubino的随机研究结果表明:胃转流术不仅治疗了T2DM,还使并存的高血脂、高血压得到恢复。
宋教授说,综合国内外报道,胃转流术治疗T2DM有以下特点:1、体重下降之前,血糖很快开始恢复;2、只有胃转流术(又称为代谢性手术)治疗T2DM的效果最好或最明显;3、治愈率约80%,有效率80%-90%;4、治疗效果稳定。
内科难题外科解决
宋教授说,手术治疗糖尿病尚是一个全新领域,需要内科的配合。就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内分泌科钟历勇教授介绍说,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缺陷或/和胰岛素生物作用障碍,导致血糖水平升高,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慢性高血糖将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睛、肾脏、神经、心血管及周围血管的长期损伤、功能缺陷和器官衰竭。糖尿病传统的治疗方法以糖尿病教育、运动治疗、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自我监测血糖为主。钟教授说,对于体重指数≥35,伴有2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通过常规的饮食、运动,以及减肥药物、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治疗,在临床上仍无法有效地控制血糖、血压、血脂、高尿酸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与代谢病相关的问题,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可以考虑通过外科代谢手术治疗,约85%以上患者可以在不用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恢复血糖正常。
代谢性手术需术前筛查与术后管理
钟历勇教授进一步解释说,并不是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都适合手术治疗,代谢手术的术前筛查与准备十分重要。
首先要在内分泌科门诊筛查明确诊断,并采集相关的临床资料,初步了解有无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意向。其次,根据“手术治疗糖尿病专家共识”所拟定的代谢手术治疗糖尿病的适应症、禁忌症筛选拟手术治疗的患者。
对于有手术治疗意向者,收入内分泌科入院后,还要进一步筛查与准备,进行常规检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胰岛素水平测定与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慢性并发症筛查、肠促胰素的测定等项目。虽然糖尿病胃转流手术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希望,但是内科学治疗仍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并应贯穿于整个治疗的始终。在进行代谢手术前,应确保具有内分泌专业知识的内科医师对患者进行筛选及术前评估,制订详细的术前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如由糖尿病专业护士在病房内向患者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根据患者身高、体重、活动量个体化地制定饮食处方;根据患者年龄、心、肺、脑功能、肢体活动能力及慢性并发症情况制定运动处方;动态血糖监测以及每日空腹及三餐后2小时末梢全血血糖水平测定;围手术期均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胰岛素强化治疗。在进食规律、胰岛素剂量无调整前提下,空腹血糖<8mmol/l,餐后血糖2h<10mmol,且无低血糖发生达2日以上,最后再次审核符合代谢手术适应证,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可转入普通外科手术治疗。
钟教授说,术后恢复顺利、切口拆线者再转入内分泌科病房。密切血糖监测,根据患者进食情况及血糖监测水平及时调整胰岛素使用剂量,对血糖监测逐渐恢复正常者,可逐渐递减胰岛素剂量,甚至停用胰岛素。术后1周复查相关常规检查、测定相关胃肠激素等。术后1-2周,外科情况稳定,恢复良好,血糖控制平稳即可出院。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随访评估治疗效果。
钟教授说,需要强调的是:代谢手术后需要熟悉专业知识的普外医师、内分泌医师、营养师以及健康教育护理师终身长期随诊。对患者提供相关糖尿病健康教育、医学营养指导与健康管理支持。
对于记者的提问,宋茂民教授和钟历勇教授对手术适应症、禁忌症、临床风险、近远期并发症及其对应等做了回答。
2010年美国学术界达成共识,BMI(体重指标)≥30的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如果血糖控制不良,“代谢手术”或“糖尿病手术”是一项理想的治疗手段。
2011年3月,国际糖尿病联盟正式发表声明,承认减重手术(即糖尿病胃转流手术)可以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手段之一,并推荐早期进行干预。
2011年5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和外科学分会达成共识:1、代谢性手术已经成为治疗T2DM的方法之一;2、手术治疗T2DM需要进一步规范。
宋茂民教授说,糖尿病胃转流手术属于代谢性手术,这种手术能使患者在很大程度上获益,术后大多数患者不必服用多种药物,即可解决血糖问题,而且高血压、肥胖、血脂紊乱等糖尿病并发症均有明显改善。另外,由于微创技术目前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这又为临床开展此项手术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国外在这方面发展得很快,但我国目前认识有些滞后,而且在选择手术适应症方面尚欠规范。还有的医院甚至对手术的效果做了夸大的宣传。
正是基于这种现实情况,我们才联合国内内分泌和外科领域的多名权威专家,于10月21日-23日在北京联合举办“2011天坛手术治疗糖尿病高峰论坛”。期间,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普通外科和内分泌科联合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等单位的专家将组织多场精彩报告,和与会者分享手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成果。论坛的主题是“交流、规范、协作、发展”,其宗旨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相关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协作,鼓励国内内分泌同行和外科医生积极配合,探索未来糖尿病的防控趋势,提高糖尿病临床诊疗和人群综合防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