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水飞蓟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SYNCH多中心研究的最终结果
来源: 国际肝病 单位: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UNC肝病中心
背景:水飞蓟素,俗称奶蓟的植物提取物是一种多酚类黄酮,在体外具有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调节性能,广泛用于慢性肝病患者。这项试验评估高剂量口服水飞蓟素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疾病活动的效果。
方法:既往干扰素治疗失败、血清ALT>65 IU/L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符合入组要求。受试者被随机分组,接受安慰剂、420 mg或700 mg标准水飞蓟素制剂(利加隆 140)治疗,每天3次,口服,共24周。这些剂量为常用剂量的4.5~7.5倍,根据Ⅰ期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选定。预先设定的主要终点是治疗结束时血清ALT<45 IU/L(正常范围内)或ALT<65 IU/L(<1.5×ULN),前提是至少较基线值下跌50%以上。同时,检测治疗期间血清ALT和HCV RNA的变化及它们与服用研究药物的依从性(服药数量)的关系,以及水飞蓟素水平。
结果:4个美国临床中心纳入了154例患者,其中90%(138例)在第24周完成了终点评估。除安慰剂组白人比例较大外,基线特征匹配良好。大多数受试者为男性(71%),中位年龄为54岁。中位ALT为106 IU/L。治疗结束后血清ALT平均下降水平在3个治疗组中没有显着差异(P=0.75)。只有6例受试者(每个治疗组2例,P =1.00)达到了主要终点。根据返回的给药杯,超过90%的受试者对研究药物的依从性≥80%,即使服药压力较大(每天15粒)。按方案分析(对那些依从性>80%的)血清ALT水平,各治疗组的血清ALT水平无显著变化。与安慰剂相比,两种剂量的水飞蓟素治疗都有不良反应发生。水飞蓟素的药代动力学结果和HCV RNA结果尚未得出。
结论:在既往用干扰素方案治疗失败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高于常规剂量的水飞蓟素口服耐受性良好,但并不能显著改变疾病活动生化标志物(由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NCCAM和NIDD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