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科学网欢迎您   

中医杂志

期刊简介  《中医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 ,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

办刊宗旨

  发扬中医特色 , 以中医学术为本 , 促进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 , 提高为主 , 兼顾普及 , 面向临床 , 兼重基础理论 , 努力促进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术的交流与发展。2011年《中医杂志》改为半月刊,每月2日和17日出版,仍为大16 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

主要栏目

  ( 1 )理论探讨;( 2 )专家论坛;( 3 )当代名医;( 4 )临证心得;( 5 )读经典做临床;( 6 )临床研究;( 7 )针灸推拿;( 8 )循证医学与中医;( 9 )临床报道;( 10 )专题笔谈;( 11 )病例讨论;( 12 )证的研究;( 13 )四诊研究;( 14 )方药研究;( 15 )思路与方法;( 16 )学术争鸣;( 17 )中医教学;( 18 )海外中医;( 19 )医史文献;( 20 )综述;( 21 )验方荟萃;( 22 )验案采撷;( 23 )临床解惑;( 24 )百家园;( 25 )短篇报道;( 26 )中医与写作;( 27 )信息窗。

发展历程

  1955年1月《中医杂志》创刊。《中医杂志》的前身为《北京中医》,1955年更名为《中医杂志》,这是第一家面向全国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编委会成员包括当时中医学界知名人士。 《中医杂志》为月刊,16开72面。1960年下半年至1961年上半年曾停刊11期。

 

  1972年5月,《中医杂志》经国务院批准复刊,并更名为《新医药学杂志》。1972年为季刊,出版2期,1973年起改为月刊。1979年7月,恢复《中医杂志》刊名。 2011年《中医杂志》改为半月刊,每月2日和17日出版。

 

  1985年中医杂志创刊30周年之际,在北京举行了纪念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为《中医杂志》题词:“希望医务界继续全面地系统地集中、整理我国各族人民长期同疾病斗争、保护健康的经验和传统医药学,并大力提高发展和推广它”。卫生部部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会长崔月犁中国科协副主席裴丽生,卫生部副部长胡熙明及在京编委、著名专家教授到会祝贺。

 

  1995年1月《中医杂志》创刊40周年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为《中医杂志》题词:“继续开发祖国传统医学宝库,造福人民健康。”国家副主席荣毅仁题词:“办好中医杂志,发扬祖国医学”。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题词:“传播中医,弘扬国粹”。国务委员彭佩云题词:“办好中医杂志,宏扬祖国医学”。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题词:“办好中医杂志,发展中医药事业”。卫生部长陈敏章、副部长胡熙明、原部长钱信忠等领导同志也题词祝贺。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纪念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等领导同志前往祝贺。

 

  2005年4月2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医杂志》创刊50周年纪念会暨全国中医药发展论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中医杂志》创刊50周年题词:“实行中西医结合,发展传统医药学”。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题词:“儒道岐黄一脉承,协调主客务平衡,川溪俱纳求新术,去伪存真此路恒”。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题词:“宣传理论与实践成果,做发展中医药的先锋”。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吴阶平出席会议题词:“办好中医杂志,弘扬祖国医学”。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中纪委驻卫生部纪检组组长张凤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于文明出席会议。卫生部原部长钱信忠等领导同志也题词祝贺。

 

  《中医杂志》英文版从1982年起被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数据库(MEDLINE)等收录,2010年起又被列为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展库)》(SCI-E)来源期刊。《香港中医杂志》于2006年在香港创刊,成为第一本以繁体文字出版的中医药学术期刊。

获奖情况

  1992年《中医杂志》获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一等奖和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科技期刊三等奖,北京新闻出版局、北京市科技期刊协会办刊条件奖、编辑质量奖、办刊效益奖。

 

  1995年获首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一等奖。

 

  1997年获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1999年获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一等奖。

 

  2000年获首届中国期刊奖。

 

  2001年获国家双奖期刊奖。

 

  2001年中国期刊展中入选国家期刊方阵被特别展示。

 

  2007年获第三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一等奖。

 

  2009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2010年被中国期刊协会评为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